“儀器儀表科技助力‘雙碳’行動”系列科普活動之智慧農業主題科普講座活動成功舉辦
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文件精神和“雙碳”政策,積極為儀器儀表領域的院士、專家等科技工作者搭建科普和科技傳播平臺,提升我學會科普能力,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計劃了2022年下半年圍繞“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所涉及的低碳工業、綠色交通、節能建筑、新型鄉村、清潔能源五大方向,開展“儀器儀表科技助力‘雙碳’行動”系列科普活動,以提升公眾的綠色低碳、科技節能意識和行動力。
9月17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并由杭州市錢塘區科學技術協會、杭州市電子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技節能綠色低碳主題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承辦的智慧農業主題科普講座活動通過光明網、科技工作者之家平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視頻號等直播平臺開展了線上直播,活動共吸引了約 41.8萬人次參與直播間在線觀看。
本次科普講座活動,來自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羅斌主任針對當前智慧農業發展概況及應用情況展開介紹,向聽眾介紹了智慧農業技術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發展現狀與趨勢、智慧農業在固碳減排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以及對我國智慧農業發展的思考。
中國計量大學教授陳華才研究員以《農業數字化與綠色防控技術的結合及其在茶園應用》為題,向聽眾科普了昆蟲趨光趨色特性的害蟲測報與防治技術研究,普及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及其科學原理;并且還介紹了在茶園害蟲防治中的相關儀器設備,及相關科研應用。
江蘇大學教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陳斌教授主持了本場科普活動。
活動還特別邀請和聯絡了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科協”)、湖南長沙市科協、陜西商洛市科協、廣東云浮市科協、陜西商南縣科協、云南省科普資源信息中心等地方科協和部門的協同發布和組織觀看。
本次科普講座讓公眾了解到智慧農業技術正引領和支撐農業產業變革,而在智慧農業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信息感知、定量決策、智能控制也都屬于儀器儀表科技范疇,所以,智慧農業的發展將是人工智能、傳感器、數據科學等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主要也就是儀器儀表和信息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