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表面與顯微術國際論壇會議通知
??????? 顯微儀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科學儀器之一。歷史上許多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進步都與顯微鏡的發明或使用密切相關。現代光學顯微儀器的分辨能力已經由微米、亞微米時代進入到納米時代,在前沿科學探索和現代產業技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技術發達國家紛紛將有關光學顯微技術的研究作為基礎研究和產業技術發展競爭的技術高地。以德國科學研究會投資的重大研究儀器項目為例,2012年資助的11個學科領域290個項目中有80項為顯微鏡。
2015年7月23-25日在哈爾濱召開國內首個光學顯微成像的專題會議,為持續促進本領域技術的完善與發展,學會定于2017年8月7-9日召開第二屆會議。旨在匯聚從事光學顯微技術的專業人員開展學術交流,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個展示前瞻性觀點,探討關鍵技術的平臺。會議主題不僅包括光學顯微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廣泛領域,如:納米顯微鏡技術、高光譜成像技術、非線性激發顯微成像、熒光相關光譜技術、光學相干層析成像、共聚焦顯微技術、白光干涉顯微技術、暗場顯微成像技術、差分成像技術、相襯顯微技術、多光子顯微技術和超分辨成像技術等;還包括與顯微儀器密切相關的表面科學與工程的研究與應用進展。
主辦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協會
技術主辦: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承辦單位: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計量儀器專業委員會、中國宇航學會光電專業委員會
大會名譽主席:
金國藩 院士(清華大學)
周立偉 院士(北京理工大學)
姚建銓 院士(天津大學)
大會主席:
莊松林 院士(上海理工大學)
共主席:
Tony Wilson(University of Oxford,UK)
譚久彬(哈爾濱工業大學)
田 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程序委員會主席:
劉 儉(哈爾濱工業大學)
程序委員會委員:
吳冠豪(清華大學)
席 鵬(北京大學)
陳 欣(上海交通大學)
曹衍龍(浙江大學)
郭 彤(天津大學)
胡曉東(天津大學)
劉 巍(大連理工大學)
吳思進(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于連棟(合肥工業大學)
特邀報告:
Feng Gao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UK)
Furen Gao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Taiwan, China)
Junjie Yao (Duke University, USA)
Lidai Wa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Narendranath S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rnataka (NITK), India)
Tony Wilson (University of Oxford,UK)
曹衍龍(浙江大學)
常廣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陳良怡(北京大學)
崔長彩(華僑大學)
胡春光(天津大學)
孔令杰(清華大學)
李瑞君(合肥工業大學)
劉 儉(哈爾濱工業大學)
劉曉軍(華中科技大學)
劉正君(哈爾濱工業大學)
斯 科(浙江大學)
田 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吳思進(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席 鵬(北京大學)
肖體喬(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楊懷棟(清華大學)
易定容(華僑大學)
議題方向(不限于此,詳細內容請參見投稿網站):
專題一:光學立體顯微技術及應用(Optical stereo imaging and applications)
光學共焦顯微技術及應用(Optical confocal microscopy)
光學白光掃描測量技術及應用(White light scanning microscopy)
干涉顯微成像技術及應用(Interfering microscopy)
? ?結構光照明成像技術及應用(Structured illumination imaging)
暗場顯微術(Dark 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近場顯微術(Near 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光譜學顯微成像技術及應用(Spectroscopy)
X線斷層層析技術及理論(X-ray tomography)
專題二:表面計量與標準化(Metrology & standardization)
表面微、納米計量技術與應用(Surface, micro/ nano-metrology)
微納尺度精密測量與儀器(Micro/nano-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校準與樣品標準化技術(Calibration methods and artifacts)
原子力顯微鏡及掃描探針顯微鏡測量/計量方法(AFM/SPM metrology)
接觸式探針掃描測量/計量方法(Stylus instruments and metrology)
在線測量及嵌入式測量/計量等(In-process/In-line measurement)
專題三:超分辨成像及衍射光學理論與應用(Super-resolution imaging and diffraction op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光瞳濾波與波前工程學(Optical pupil filtering and wavefront engineering)
納米光子學 (Nanophotonics)
非線性與超快光學 (Nonlinear and ultrafast optics)
全息技術(Holography)
衍射光柵設計與應用(Diffractive grating)
專題四:生物光學成像方法與應用(Biomedical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拉曼成像 (Raman Spectroscopy)
光學投影斷層成像 (Optical projection tomography)
自發熒光成像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激發熒光成像 (Fluorescence imaging)
契倫科夫熒光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imaging)
光聲斷層成像 (Photoacoustic tomography)
彌散光學成像 (Diffuse optical imaging)
多模融合成像 (Multimodality imaging)
專題五:納米及生物光學材料(Nano/Biophotonics materials)
光學報告基因、染料、分子探針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Reporters, dyes and molecular probe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納米光學成像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Nanophotonics imag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
量子點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Quantum dot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上、下轉化發光材料及其生物醫學應用 (Up/down-conversion luminescence material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專題六:生物光學顯微系統與應用(Biomedical optical microscopy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光片照明顯微鏡 (light-sheet microscopy, selective plane illumination microscope)
生物分子、細胞和組織分析及成像 (Imaging and analysis of biomolecules, cells, and tissues)
? ?雙光子、多光子顯微鏡 (Two/multi-photon microscopy)
三維及多維顯微鏡 (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dimensional microscopy)
單分子光譜及超分辨率成像(Single molecule spectroscopy and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投稿要求:
請作者登陸會議網站提交文章全文,中英文兼收。投稿后兩個星期內快速答復推薦結果,收到組委會發的錄用通知后,請按通知要求將論文全文提交至各支持期刊網站,由期刊編輯部審核錄用后正式發表。《紅外與激光工程》期刊將在今年為會議出一個“光學顯微”專欄,年前正刊出版。部分論文將由SPIE正式會議文集出版(EI核心收錄),會后約半年能夠在EI數據庫檢索到。
投稿網址:http://www.manuscript-cnoenet.com/index_en.htm,第二輪截止時間2017年7月15日。
支持期刊:
JOURNAL OF MICROSCOPY(SCI) SURFACE TOPOGRAPHY: METROLOGY AND PROPERTIES
《紅外與激光工程》(EI) 《光子學報》(EI) PROCEEDINGS OF SPIE(EI)
會議日程:8月7日報到;8月8日上午8:30-12:00,大會開幕式及大會報告;8月8日下午-9日特邀專家報告和口頭報告交流。
會議注冊:會議費3000元/人,7月10日前注冊優惠為2800元/人,3人以上(含3人)參會,會議費優惠為2600元/人。
請登陸 http://events.kjtxw.com/register/1426493032.html,在線注冊報名
匯款時作者請務必注明“姓名+稿件編號”,非作者請注明“IFSM會議”。
開戶銀行:工行北京科技園支行
戶 名: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帳 號:0200296409200177730
會議地點:凱賓斯基酒店,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創新一路 199 號。
組委會聯系方式: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蔡方方, cai_ff@csoe.org.cn, 022-58168541
投稿咨詢:常磊, changlei@csoe.org.cn, 電話:022-59013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