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農業機械學會聯合在京舉行“2011年迎春報告會”, 5個學會在京高級會員和秘書處工作人員共14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邀請國防大學教授、海軍少將、中央電視臺特約評論員張召忠做了“國際形勢與軍事熱點”的專題報告。
1月25日,七屆六次常務理事會在北京召開,到會有常務理事及代表共45人,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向常務理事匯報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方案)》,會議通過了關于變更教育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及住所的議案;關于儀表材料分會變更名稱的議案;關于增補張永、林融、歐陽勁松、秦雄文四位同志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的議案;關于增補劉慶賓同志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的議案。會上還向“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頒發了獎章與榮譽證書。獲獎者分別是:天津大學靳世久教授、清華大學尤政教授、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武惠忠經理、浙江中控技術有限公司施一明主任。
3月31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和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承辦的“振興上海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產業”研討會于在上海召開。此次研討會集聚行業專家,以專題報告、重點交流等形式,探討上海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如何加速與國內外科研院校產業的結合,如何提高上海市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如何吸引更多海內外高水平的企業和人才投身上海,以共同推動上海市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產業的再度振興。
3月30日,學會七屆五次常務理事會在上海召開,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向常務理事會匯報了2009年工作總結及2010年工作計劃。學會副秘書長劉津西宣讀相關提案。學會工作部主任楊麗博士介紹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首屆學術產業大會”策劃的情況。專家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肖中漢介紹了“中國科協關于知識產權宣傳推廣項目”的情況。經常務理事審議、表決,常務理事會通過了增補江桂斌、許大慶為常務理事,增補王平、劉鐵根、萬維漢、包良清、高彥臣為理事的提案;通過了成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設備結構健康監測與預警分會的提案;通過了成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的提案;通過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所屬分支機構變更申請的提案和注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真空與表面物理分會、漢字信息處理分會、中華傳統醫學分會的提案。
4月15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的“先進測控技術在工業企業的應用(武鋼)研討會”成功舉辦,武鋼集團100多位計控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會議。5月20日,“湖北·武漢色譜、光譜分析檢測技術學術交流會”成功舉辦,來自武漢高校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專家、教授、技術人員、檢測人員、實驗室管理人員150多人參加了交流會。6月24日,“上海·寶鋼儀控技術學術交流會”舉辦,來自寶鋼集團各子公司及上海電氣集團的一線儀控技術人員,以及上海各高校的專家,約100人參加了會議。此三次會議是中國儀器儀表學會2011年“科技進一線”的系列活動。
5月8日,在我國第三個“防災減災日”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防災減災從我做起”——2011年“防災減災日”主題科普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市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隆重召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以“核安全防護及核輻射監測”為主題,參加了由10個全國學會及科協系統有關部門組成的專家咨詢、資料發放工作。
5月15日,“2011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以及來自全國四十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專家教授和學生代表出席了本次頒獎典禮。本次“全國虛擬儀器設計大賽”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主辦。大賽歷時315天,來自全國184所高校的915支代表隊參賽,實際參賽作品462份大賽分設軟件和綜合兩大類共4個組別。分別是軟件組、基于PC的數據采集組、模塊化的PXI組、嵌入式測控組。經過初賽,共評選出40支代表隊,于5月14日在京進行最終決賽,并產生了各組的一、二、三等獎,以及大賽的唯一特等獎。
5月19日,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暨上海科技節期間,上海市儀器儀表學會和江浦街道黨工委于江浦街道多功能廳聯合舉辦大型科普報告會。二百余名社區居民代表、科普愛好者出席了本次報告會。會議特邀核電資深專家、上海市儀器儀表學會理事、吳劍鳴教授作“核電與我們”科普報告。
5月26-27日,第一屆中國(國際)核電儀控技術大會在北京京儀大酒店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80多家單位(或組織)251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共收到論文200篇,經審核,論文集收錄141篇,并安排在專題會議上進行口頭報告和張貼報告。
5月30日,學會接受北京聚光世達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由北京聚光世達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M8001光電直讀光譜儀”新產品鑒定會。
7月21日13時02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家,我國近代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王大珩,因病于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8月6-8日第九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在遼寧丹東舉行。本次會議收到投稿300余篇,經評審有202篇論文被錄用。50余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40多家企業的2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8月3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的“科學儀器服務民生”學術大會(SIC2011)在北京成功召開。來自科學儀器界的9名院士,以及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及用戶單位的3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參加了會議。大會下設6個分會場,近千余人次的科技工作者參加了分會場活動。
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開發研制的“一種燃氣渦輪機發動機結構裝備完好性頻譜檢測方法及測試設備”項目,榮獲中國發明學會8月在威海召開的第20屆發明展覽會的“中國儀器儀表發明獎”。
9月1日,第二屆現場總線在中國——發展與應用學術會議于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綜合服務樓201室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150名代表出席了本屆學術會議。
9月15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天津)2011’IT、網絡、信息技術、電子、儀器儀表創新學術會議于在天津理工大學召開。近60人參加了會議。
9月16日,全國科普日北京主會場活動及首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廣場的隆重開幕,活動主題“堅持科學發展,節約保護水資源”,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以“生態、環境、資源、安全健康的保障” 為主題參加本次活動。
9月21日-23日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于天津市舉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承辦的年會“節能節排戰略與測控技術發展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職能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科技工作者、專家、領導共116人參加了會議。
學會承接中機聯委托的工信部的專項軟課題: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與科學儀器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完成10萬字報告。
承接中國科協委托開展的美國專利企業應用項目,組織專家對美國2007年近30萬個專利進行遴選,對挑出的3000個專利進行梳理,并寫出摘要,為企業提供應用。
完成了《基層醫療單位儀器設備手冊》的編輯出版工作。
12月2日,由深圳市儀器儀表學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學部、廣東省儀器儀表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七屆國際儀器儀表與測控自動化高峰論壇暨中國傳感器發展與應用技術大會開幕。
12月7日七屆八次常務理事會在南京召開。到會常務理事及代表共計43人。會議首先聽取了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幼華“2011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工作總結和2012年度重點工作計劃”的匯報。
12月8日第七屆第四次理事大會在南京召開,到會理事及代表146人,大會鼓掌通過金國藩院士為我會名譽理事長,增補許文、余世新、彭喜元、臧牧為理事。大會還表決同意成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表決同意精密機械分會負責人變更、船舶儀器儀表分會負責人及住所變更、節能檢測與調試技術專業委員會負責人變更;表決同意“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財務年度工作報告”。